十年磨一剑 乡村展新颜
| 招商动态 |2017-07-05
房屋整齐、环境优美、道路通畅、卫生整洁……走进松桃苗族自治县盘石镇响水洞村,整洁雅致的农家院外,梯田成片,风光迷人;村组的水泥路面四通八达;砖混结构的路边沟、标准化的垃圾箱,整齐划一,错落有致……青瓦蓝天,欢歌笑语,处处展现出美丽乡村的幸福画卷。响水洞村的变化,只是我县改善农村居住条件、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。
即将完工的响水洞移民新村
矮红村新貌
自2006年我县建设美丽乡村的大幕拉开后,在十年的艰难探索中,我县始终坚定发展信心,保持发展定力,按照试点先行,点面结合,梯次推进的建设思路,建立以工促农,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,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、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,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、村容整洁环境美、创业增收生活美、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,全面建设宜居、宜业、宜游的美丽乡村,围绕把松桃打造成为“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”的目标笃定前行,为松桃走“农旅融合发展”之路注入蓬勃生机。在“农旅融合发展”思路引领下,在72个美丽示范村项目的带动下,通过全县上下的合力攻坚,松桃美丽乡村快速兴起,一个个“看得见山水、留得住乡愁”的美丽乡村陆续呈现,“美丽”正一步一步融入群众的生活之中。
立足实际
明确目标
在10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,松桃建设新农村重点要写好“建生态村、做文明人、走富裕路”的文章,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,加快推进“生态人居”、“生态环境”、“生态经济”、“生态文化”四大工程建设,致力建设美丽乡村,做到以点带面、稳步推进,建成生态农业、生态旅游、生态文化特色乡村。
到2018年底全县将完成509个行政村的美丽乡村建设,推动全县打造成为“宜居、宜游”村居、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。着力建设生态文明村,通过生态文明村的建设,村庄环境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,改变群众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;通过精神文明建设,教育引导群众增强感恩意识和文明意识,把群众之间、邻里之间相互理解配合、和睦相处的氛围营造得更浓。
基于这样的认识,我县以建设社会主义新村庄、树立文明健康新风尚、培育思想进步新农民、创造健康向上新生活、探索城乡一体化新路子、提高农业农村工作新水平为目标,围绕“一年试点、两年起步、五年初见成效、十年掀起建设高潮”的思路,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总目标,以发展农村经济、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,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重点,以新农村试点建设为导向,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为关键,以加强农村基层基础为保证,整合社会资源,统筹城乡发展。
集中用三年时间,把遍布全县28个乡镇的72个重点村建成影响带动全县的示范点,把滨江路、公园路、长乐路、城南人民公园、世昌广场沿河两岸建成文明长廊。力争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,在全县打造一半以上生态特色鲜明、村容村貌整洁、增收渠道顺畅、乡村文化繁荣的生态文明村。
独具特色的桃花源村民居。
古色古香的薅菜村民居
科学规划
突出特色
松桃苗族自治县辖28个乡镇(街道)509个村(社区),在全县各乡镇(街道)美丽乡村的布局规划和建设方面,我县始终秉承规划先行、统筹建设的原则,围绕因地制宜、提升内涵、彰显特色的发展理念,按照“总规统筹、详规配套、子规支撑”的原则,坚持50年不落后的目标,邀请专业设计单位,统一编制了覆盖城乡的总体规划。在区分各个不同区域和环境的基础上,我县分类编制了509个村(社区)建设规划,配套编制了土地利用、休闲农业、乡村旅游等22个专项规划,因地制宜设计了6类农民住房设计图样,形成了以总规为统揽、以详规为主体、以子规为保障,横跨部门、纵贯到村、城乡对接、条块结合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体系。
根据我县各村居住环境、村容村貌等不同类别和特点,在充分挖掘各村文化民俗内涵、充分体现我县生态特色的基础上,把一个村作为一个景点来设计,把一户作为一个小品来改造,按照彰显一村一品、一村一景的标准,编制了响水洞、矮红、马安、长征等28个精品村和72个示范村村庄建设规划及房屋风貌改造设计,确定了不同的建筑风貌、创建方式和建设标准。
盘石镇响水洞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,突出规划先行,合理布局发展框架,按照“合理规划、科学布局、统筹推进”的思路,认真完成了村庄建设规划、村庄房屋外貌改造规划、项目计划表,形成了“村(居)升级改造,居民集中居住区、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、生态旅游体验区、文化广场表演区,苗绣生产加工区”“五区”的乡村发展规划,提前列出了建设内容,限定了建设时限,采取挂图作战、昼夜施工、干部蹲点指导的方式,有效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。
在规划中,根据乡村区位条件、产业基础、经济实力、村庄现状、文化风情等因素,准确定位发展方向和建设模式。
按照整体规划和实施方案,我县探索建成了“城乡一体型”、“产业支撑型”、“旧村改造型”、“集中新建型”及“五村联创型”五种符合松桃实际的建设模式,为独具松桃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明确了方向。
山水环抱的马安村
原始古朴的大湾苗寨
加大投入
夯实基础
我县按照“基础跟着产业走”和以解决群众行路难、用电难、吃水难、上学难、就医难、通讯难等“六难”问题为突破口,整合各类项目资金,统筹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。
大力实施“四化四改四结合六有六配套”工程,“四化”:即道路硬化、村庄绿化、环境美化、房屋亮化;“四改”:即改厕、改圈、改灶、改庭院;“四结合”:即把乡村清洁活动与农业综合示范点建设、生态旅游开发、灾后重建后续项目建设、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;“六有”:即村有场(垃圾场)、社有池(垃圾池)、户有箱(垃圾箱)、人有厕、畜有圈、机有棚(农机和柴草棚);“六配套”:即把乡村清洁活动与村级组织活动及农民教育培训阵地建设、文化体育活动场地建设、便民小超市、医疗卫生服务、惠农政策落实、长效管理机制相配套,努力提升创建工作水平。
据统计,我县自2006年以来,共实施了72个试点村,其中省级点10个,市级点12个,县级点50个,共投入各类资金9.83亿元。其中:修建田间机耕道102公里,完成一池三改7041户、改院1995户计67250平方米,完成道路硬化165.8公里,通村公路改(扩)建14条长40.6公里,通组路及连户路建设66公里,房屋立面改造1108户,危房改造289户,修建农田水利设施12处,排污管道1.24万米,建文化广场6.16万平方米,修建垃圾池113个,垃圾桶682个,路灯安装463盏,绿化面积3.25万平方米等,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变。
在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和当地民俗特点的基础上,坚持新村建设与旧村改造相结合,积极实施了“五化六通”工程(硬化、净化、绿化、亮化、美化,通水、通电、通油路、通